|
admin
发表于 2024-3-13 03:09:56
马晓东 太原道 2024-03-11 17:03 山西
繁峙县地处太行山脉西麓,北倚恒山山脉,南对五台山脉。县境最高峰五台山北台顶,海拔3058米,为华北最高点。滹沱河源自境内泰戏山,山水从沟壑中流出,在孤山一带汇聚,有泰华池、马跑泉、品字泉等源泉汇入。在流经繁峙境中部时,受断层影响,河水由地表经落水洞钻入地下,形成20公里的地下河。滹,罅也;沱,蛇也,后人为了表意准确,使“罅”“蛇”字形出现形旁类化,此即“滹沱”命名之由。滹沱河沿岸在先秦时期形成霍人、卤城两座城邑,秦代因在今县西部置葰人县,在东部置卤城县,汉晋间皆废。西晋末,原在雁门山北的繁畤县侨置于今原平市境,隋代迁入今繁峙县境,并于明代改“繁峙县”至今。
葰人县与卤城县
繁峙县政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代的葰人县和卤城县。
葰人县,秦置,属太原郡,治所在今繁峙县城东1公里圣水头村的古城沟。“葰人”是春秋古邑,在文献中也作“霍人”“藿人”“靃人”。如《左传·襄公十年》:“偪阳,妘姓也。使周内史选其族嗣纳诸霍人,礼也。”这段史事发生在公元前563年,大意是说,晋国与诸侯灭掉偪阳后,送给宋国国君。又派周朝的内史选择偪阳妘姓的子孙,让他们住在霍人。杨伯峻《春秋左传注》:“霍人,晋邑,在今山西繁峙县东郊。”战国时期赵邑,有赵国尖足布“藿人”布。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:“以将军从高帝击反韩王信於代,降下霍人。”张守节《史记正义》:“霍,音琐,又音苏寡反。颜师古云:‘音山寡反。’按:‘霍’字当作‘葰’。《括地志》云:‘葰人故城在代州繁峙县界,汉葰人县也。’按《樊哙列传》作‘靃人’,其音亦同。”
清光绪《山西通志·古迹考》:“葰人,在繁峙县东。《县志》云:‘在今县东三里圣水村’。”东汉葰人县废入卤城县。西晋复置,属雁门郡,晋末再废。
卤城县故城在繁峙县东部大营镇小庄村卤城自然村东50米处。战国时期赵邑。赵国布币有“鲁城”布。秦置卤城县,属代郡。王莽改为“鲁盾”。东汉复名卤城,建安末省。清雍正《山西通志·古迹》:“卤城在(繁峙)县东百里故福都。周三里一百步,有东、西南、西北三门。本汉县。地多卤土,因名。”今城址尚存,平面呈长方形,东西长1000米,南北宽800米。有残存夯筑城墙。
北魏为广武县东部地,历经北齐、北周境内皆未置县。到隋代开皇十八年(598),原在陉北的繁畤县侨置陉南后,经过二百多年的流徙,终于从今原平市境迁到大堡戍,即今繁峙县的代堡村一带。从此“繁畤”在葰人、卤城故地落脚,经过千余年的变迁形成今天的繁峙县。
古老的畤祭制度
“繁畤”地名的来历与先秦时期人们对北岳恒山的崇祀有关。
大约从旧石器时代开始,人类已经出现最早的对山川、天地等崇拜的原始宗教。特别是五岳这类雄伟壮丽的高山更寄托了古人丰富的幻想,成为他们膜拜的五方神灵。古人通过原始自然信仰,创制了畤祭仪式,对后来历代祭祀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。畤,从田寺声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天地五帝所基址祭地”,也就是指祭祀天地五帝的祭坛。因为它只是建坛而不建房屋,但有基址,故云:“所基址祀地”。
畤的设置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。相传黄帝时就在今陕西省境内的雍城置武畤、好畤,以郊祀上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详细记载了历史上古帝王举行畤祭、封禅敬祀天地的历史。从帝舜开始,每年要选择吉月吉日遍祀五岳,巡察五方。如二月巡察东岳泰山;五月巡察南岳衡山;八月巡察西岳华山;十一月巡察北岳恒山,“祭祀皆如岱宗之礼”。《尚书·尧典》记载:“(舜)十有一月朔巡守,至于北岳。”
东周以后,周室衰落,各国诸侯自行祭祀活动。如秦襄公自称是少皞的代表,作西畤祭祀白帝;秦文公建鄜畤祭祀白帝;秦宣王建密畤祭祀青帝;秦灵公设上畤祭祀黄帝,设下畤祭祀炎帝。秦献公在栎阳建畦畤祭祀白帝。秦始皇在沿袭其祖先畤祭上帝礼仪的基础上,又吸收了原东方六国的旧制,增加了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的祭祀礼仪。刘邦继续沿用先秦畤祭旧制,一直延续到汉武帝时期。
《史记正义》解释:“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,报天之功,故曰封。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,报地之功,故曰禅。”《史记·封禅书》特别说明祭祀泰山时,必须在泰山下的梁父山。“盖天好阴,祠之必于高山之下畤,命曰‘畤’;地贵阳,祭之必于泽中圜丘云。”
古代的畤祭和封禅泰山的活动,不仅使祭天地的制度得以延续和强化,而且开启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的先河。从传说中的黄帝“扫地为坛”,营建明堂以祀上帝,到周仍有明堂以配上帝,秦有四畤为尊,汉礼祀山川于汾阴后土祠筑圜丘为五坛,唐、宋皆建圜丘,元代于大都丽正门外筑坛祭天,明代设天坛、地坛等等。
为什么古代要在山下设坛祭岳而不上山顶?其原因在《史记·封禅书》中有所说明。文中提到秦始皇至泰山下,众儒生建议:古代封禅,乘坐用蒲草包裹车轮的车子,是怕伤害山上的土石草木;把地面打扫作为祭祀场地,席子用草秸编成,是由于易于遵行的缘故。秦始皇听到这些建议不以为然,而命人清理行车道路,自阳坡登上泰山的顶峰,立石颂功,又从阴坡下山,在梁父山禅祭地神。
其实儒生的建议“古者封禅为蒲车,恶伤山之土、石、草、木;扫地而祠,席用苴秸,言其易遵也”,才是自古山下畤祭的原由。其一是上山祭祀会伤害土石草木,对山灵不敬;其二是山下扫地而祭,简便易行。
“繁峙”县名探源
繁峙,本名“繁畤”,故地在今应县县城东4公里的城下庄村东北。近年来,泉学界发现了战国“繁畤”平首尖足布,其地望即此地。秦汉时在此置繁畤县,属雁门郡。西晋末,繁畤县治所由此南迁,最后“定居”在今天的繁峙县。所以说朔州市应县境内的秦汉繁畤县,是今忻州市繁峙县名的源头。
回顾古人畤祭的历史,我们推断应县境内的繁畤古城,应是战国之前北岳恒山的畤祭之地。北岳祭祀也有悠久的历史,文献记载有帝舜“十有一月朔巡守,至于北岳”;周成王“巡守北岳,北方诸侯朝于明堂”等。根据先秦畤祭制度,祭坛一般都在高山之下。繁畤古城所在地应县的城下庄也正处在恒山西麓的出山口,距离恒山约40公里,这里当为古代畤祭的坛址。
繁畤位置的记载见于《水经注·㶟水》:“(崞川水)又西出山,谓之崞口。北流经繁畤县故城东,王莽之当要也。又北经巨野亭东。又北经剧阳县故城西,王莽之善阳也。其水又东注于㶟水。”文中记载了崞川水(今浑河)流经今应县的城下庄的实况。在这里可以看到秦汉繁畤县的古城遗址。根据1958年文物部门的勘测,城址平面呈长方形,东西长约1120米,南北宽约720米,应浑公路从遗址中穿过。城址内采集有汉代的泥质灰陶绳纹盆、罐及绳纹板瓦等残片。1985年山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近十几年来,随着当地企业建设,城镇发展以及大量建筑用土,大部分城墙已被夷平。古城遗址西起城下庄东侧205省道口,东至万发科技园以东,南起东张寨村,北至省道洗朔公路北200米处。现在仅存洗朔公路北侧夯土残墙20余米了。
繁畤县南迁之事发生在西晋永嘉四年(310)。当时,并州刺史刘琨与拓跋猗卢约为兄弟,形成军事同盟,上表加封猗卢为大单于、代公。猗卢受封后又请求封予陉北之地,刘琨遂将陉北的繁畤、崞、楼烦、阴馆、马邑5县南迁至句注山南麓,今大同盆地全境遂为猗卢所据。什翼犍即代王位,初都繁畤,建繁畤宫,成为拓跋氏迁都平城前的重要政治中心。北魏建都平城后,复置繁畤县为畿内县。东魏天平二年(535),因北方战乱繁畤县再次侨治于陉南。
繁畤县南迁后的新城邑在今原平市区南8公里处的板市村,本名“繁畤村”,又讹作“板寺村”,清光绪《繁峙县志》:“在崞县南四十里故唐林县南有繁畤村,今讹为‘板寺’,为后魏侨置之县。”到隋代开皇十八年(598),繁畤县从今原平市板市村,迁到今繁峙县的代堡村。并由此“定居”异乡,演变为今天的繁峙县。
从繁畤县到繁峙县
唐代圣历二年(699)繁畤县治再从代堡村西迁至聚宝寨,即今繁峙县城南2公里的杏园村东。金贞祐二年(1214),升为坚州,属太原府。清光绪《繁峙县志》记载了“坚州”的来历:“其城三面枕涧,东临峻坂,最为险固,金坚州之名实取之。”
明洪武二年(1369),改“繁畤县”为“繁峙县”,其改名之由没有记载。光绪《山西通志》认为是讹误:“明洪武二年,改繁峙县。讹‘畤’为‘峙’。”我们认为可能是因为民间长期俗写,相因成习,最后约定俗成改“畤”为“峙”。
《明史·地理志》“太原府代州”:“繁峙,州东。元坚州。洪武二年改为繁峙县,八年二月来属。旧治在县南。成化三年二月移治东义村。万历十四年十二月徙于河北之石龙岗。”这里记载了明代的两次迁治情况。第一次是明成化三年(1467),“移治东义村”,据清道光《繁峙县志》载“东义村即圣水村”。大概这次迁徙时间很短,迁后不久又返回原地,所以清代《繁峙县志》都没有记载。第二次是明万历十四年(1586)再迁石龙岗,即今县城。县城“周围四里有奇。”“城中鼓楼一,雄伟耸峙,称壮观焉。学校、庙宇、公廨、民廛,条理井然。新建东关店宇整齐,民居稠密,真金汤之固也。”对于明代的两次迁县治之说,光绪《繁峙县志》认为只迁过一次,“无成化中移治之说”,而东义“疑即今城旧名也。”
从明洪武初改“繁畤县”为“繁峙县”后,县名的含义也出现了新的解释。道光《繁峙县志》:“繁峙,以其环列皆山也,故名。”其后还完善为“山繁而环峙”之说,“北岳祭坛”的原意遂隐。这些解释自然遭到地方有识之士的反感,斥之为“望文生义,同一无稽”“直齐东语矣”。
小文结尾之际,有人提问:“畤”字理解了,那么繁畤的“繁”又是什么含义呢?平心而论,先秦地名古奥难解,也最忌去望文生义。但在文献失载的无奈情况下,我们不妨提出一个思路供参考。那就是“繁”古通“皤”,义为“白色”。《尔雅·释言》:“青骊繁鬣骠。”清人王引之《经义述闻》:“繁者,白色也。读若老人发白曰‘皤’。繁,即是白。”由此推之,繁畤即“白畤”。先秦祭祀往往把五方、五色、五行结合起来,所以“白畤”类同秦襄公作西畤祭祀白帝,义为“西方之畤”。因为繁畤就在北岳的西侧,说明在其他方位还有北岳畤祭之地,这大概是指恒山东麓今河北省曲阳县的另一祭坛。
|
|
|
|
|
|
|